【广交评论】无惧风浪,“中国智造”向新而生

来源:广交会微新闻 时间:2025-04-17 分享:
四月之初,美国祭出所谓“对等关税”,将全球贸易搅扰得风起浪涌,多国政府忧心忡忡。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体量犹如大海,心中有数、手上有招,只需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便可无惧风疾雨骤。制造业企业、外贸企业亦是如此。笔者认为,企业在当前背景下应集中精力办好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
早在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就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越有利于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今年3月16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上海调研内外贸一体化工作时指出,外贸企业要坚定信心,不断创新、提升品质,在积极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的同时,更好利用国内市场,实现在两个市场协调发展、顺畅切换、相互促进。
今年,商务部举办“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搭建外贸企业拓内销平台,促进内外贸渠道对接、品牌对接、产销对接、标准对接。
从数据上看,2024年中国外贸的依存度已降至36.8%。按国际惯例,如外贸依存度低于40%,即可认为是“以内循环为主”。
笔者认为,在长周期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从品质属性、细分功能属性、服务属性等多个维度持续释放国内市场需求。今年3月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便是开启新消费时代的要策。总之,两条腿走路、内外贸兼顾,是中国外贸企业不可忽视、值得重点探索的方向。
第二件事,重视智能制造的布局。
中国产业持续的结构性升级将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核心推力。
其中,中国制造业的海量数据将成为鼎撑AI大模型发展的关键要素。中国的全产业链上的场景、数据以及各环节衍生的需求素材,都能够助力本土AI工业大模型进行训练升级。而日臻成熟的工业大模型也将反哺制造业,在生产方案设计、生产资源智能调度、设备实时监控、产线预测性维护等方面赋能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生产效能。
未来,在生产制造领域,凭借中国制造业海量数据训练而成的国产大模型,其优势地位将不断得以巩固,国产大模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必然优于海外竞品,为“中国智造”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第三件事,重视产品品质的提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中国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中国先进制造业将在政策的持续支持下快速发展,传统产业也将在新一轮以绿色化、智能化为核心的产品迭代潮流中,加快由“制造”向“智造”转变的步伐,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装机量正步入持续增长阶段,高技术产业投资不断加大,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低位的利率水平、降息降准的预期、日渐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也将有利于引导更多资金投向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绿色经济等重点领域。
着眼未来,中国制造的升级大势已然明朗,企业只要遵循市场客观规律、依循产业发展趋势,顺势而为办好自己的事,就可不惧风雨、永立潮头!(机电商会 冯 强)
来源:广交会通讯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