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美国通过加征高额关税、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脱钩断链”,无底线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导致中国机电产品对外贸易及对外投资合作面临重大不确定性,企业经营风险显著上升,出口和投资市场多元化已从战略选项升级为生存必选项。在此背景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商会”)通过组织参加展会、海外市场实务培训、国际采购商对接会、法律培训和咨询等活动,引导、组织企业抱团出海,在开拓多元化市场中取得显著成效。
以广交会等贸易展会为牵引,携手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
展览展会长期以来是中国中小企业拓市场、抓订单的主要渠道,也是商会服务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广交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下,其国家级贸易促进平台的引领作用更为凸显。本届广交会突出展示新质生产力,优质参展企业数量持续提升。为呈现最佳展示效果,组展期间,商会认真复核各展区企业参展资格,并在同类展品企业位置相对集中的原则上,进一步优化参展动线,突出区域特色亮点展品,增强对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本届广交会首设服务机器人专区,商会通过组建评审工作组和专家工作组,多维度评审申报企业资格,综合考虑广交会目标客群属性,优中选优,助力中国机器人产品有效拓宽海外市场。
此外,商会每年带领4000余家企业参加120余个国际专业展,展会接触采购商年均超过300万人次,为各省区市企业拓展多元化市场搭建了合作平台。
以全球合作伙伴网络为基础,赋能企业高效打开新市场。
商会积极整合现有资源和渠道,与130余家国际商会协会组织、120余个外国驻华大使馆、100余个中国驻外使领馆经商处等机构密切联系,并承担中俄机电商会、中法企业家委员会、中意企业家委员会、中芬创新联盟等10个政府间多双边机制中方秘书处工作。同时,以此为基础,每年组织100余场国别市场开拓实务培训、外国采购商对接会、中外企业家圆桌会等多类型活动,为中国机电企业开发新市场提供一线的海外市场分析,直接对接优质境外渠道及客户。
以法律咨询和培训服务为支撑,维护企业出海合法权益。依托国际化综合法律服务平台,商会主要在以下方面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一是做好贸易摩擦应对工作。依托“多主体协同”机制,指导涉案企业做好各项应诉工作,组织行业无损害抗辩,综合运用法律抗辩、公共游说、舆论宣传等手段,多起案件取得积极成果。二是及时开展法律培训。针对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等新经贸政策,举办专题培训,邀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外律师和专家到会解读,培训内容以专业性强、实用性强而受企业好评。三是积极拓展法律平台。与相关海外律所、机构协力,迅速响应企业海外法律需求,帮助企业在主要国家和地区快速精准对接律所和法律服务,同步开展法律咨询、商债追收服务。四是组建出口管制合规服务中心。组织举办“出口管制合规大会”,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内部合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违规风险。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组织出口管制与贸易合规系列培训,帮助企业提升出口管制合规能力。组织举行多场出口管制双边政企交流活动,帮助企业提升对多国出口管制体系的认识和把握。
以中国—欧亚合作平台为依托,推动企业贸易投资合作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商会参与建设中国欧亚国家间各类机制和平台,广泛促成国内企业与欧亚市场企业的贸易与投资合作,每年组织近20场中俄企业采购洽谈会。通过中俄机电商会、中国—乌兹别克斯坦投资工作组、亚信实业家委员会等平台机制打通中国与欧亚国家当前贸易投资合作的堵点,在服务中国欧亚企业的经贸合作上,形成了一套成熟工作机制。在机制框架内,每年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欧亚国家访问并组织配套经贸活动,接待欧亚国家近20个州区代表团来访举办产业交流活动。此外,商会已与60余家境外经贸合作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以此为依托,为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提供专业咨询和指导,助力企业重构客户结构,分散市场风险。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中国制造业产能占据全球市场35%的份额,产业链完备,活力足韧性强,只要政府、行业、企业等各方坚定信心,形成合力,任何艰难险阻都将被克服,中国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市场的多元化战略也将打开全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