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中国共产党诞生102周年前夕,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第二联合党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党委组织广大党员来到保定市涞水县九龙镇山南村,进行“深入学思想、共庆建党日”主题党日活动。
这个并不起眼、尚不富裕的小山村,抗战时期曾是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区党委所在地,曾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词典创作地,曾是平西抗日根据地核心区;现在是名副其实的红色革命景区。
经考证,这个小山村,原名叫绿矾村,始建于辽金,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据说在明代,该村出了一个冯国丈,在朝得宠,权势很大,曾在村旁修一座天官庙(现仍有旧址),村威四震。后冯失宠,满门被抄。绿矾村随即逐渐衰落,后迁至今址。因位于原村后山之南面,所以取名为山南村。
山南村四周群山环绕,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时期,1939年2月7日,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萧克在山南村成立了由八路军第4纵队和冀东抗日武装组成的八路军冀热察挺进军,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冀热察区党委就设在这个小山村。尽管在这个小山村只有短短的九个月时间,1939年10月底就迁出该村,却为冀热察地区抗日斗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因此,山南村成为平西抗战火种的发源地。
抗战时期,在冀热察区党委、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的组织领导下,70多户、400多人的山南村,就有94人参加了八路军,“父子同上战场、兄弟三人同参军”在山南村比比皆是。为保卫祖国、保卫家园,为夺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他们中的22人把生命永远留在了战场,铸就了永垂青史的英名。
来到山南村,首先,我们观看了由霸王鞭演泽创新的舞台剧,感悟山南村的红色记忆,并与演职人员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互动合唱。山南村的舞台剧虽比不上大剧院演出,却饱含红色记忆,让我们重温了八路军在山南村抗战的那段历史。
观看完舞台剧,进村瞻仰革命旧址。在村落的中心,有一棵千年古槐,直径约4米粗,树干分叉处的疤洞,据说是当年被日军炸弹炸的。古树虽历经千年沧桑,但依然枝叶茂密,彰显出旺盛生命力。
从古槐处前行百余步,来到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和冀热察区党委旧址。走进旧址,映入眼帘的是狭小的院落、低矫的房间和简陋的设施。据介绍,萧克、杨成武、吴德、马辉之、邓华、宋时轮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战斗,谋划平西抗战。
古槐左转不远处,便是曹火星故居。1943年9月,音乐家曹火星来到山南村工作,就是在这里,他结合当地流行的霸王鞭曲调,创作了红色经典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以舞蹈形式唱响了代表亿万中国人民心声的最强音。后来,词曲在《晋察冀日报》上刊登,很快唱遍了晋察冀,唱遍了抗日根据地,并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节节胜利,唱遍了全中国。
曹火星故居下行数十步,一侧的墙上锲刻着曹火星的雕像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谱子。不远处,便看到挂有八路军挺进剧社牌子的旧址。挺进剧社1939年5月1日成立于平西抗日根据地涞水县,其前身为八路军宋时轮支队宣传队。初属挺进军政治部,后相继改属平西军区政治部和冀察军区政治部领导。挺进剧社白天行军,晚上编排节目。社员组成宣传小分队,在村头,在路旁,在各种大小场所,在炮火纷飞的战斗间隙,宣传政治形势,鼓舞战斗士气,成为战时“精神食粮”和“思想武器”。在此,深刻感悟了毛泽东提出的“宣传思想工作是我军生命线”的重要论断。
漫步在山南村,满目所见皆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在背面山顶,矗立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红色大字,民房外墙上鲜艳的红五星和随处可见的抗战宣传标语,诉说着革命年代的红色历史。
如今的山南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已于2019年实现全面脱贫,红色旅游已成为山南村的支柱产业。
瞻仰结束后,广大党员来到广场西侧的入党誓词牌前列队,全体党员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温入党宣誓,进行党课教育。广大党员深切感受到,新中国来之不易、共产党光荣伟大,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纷纷表示:拥护“两个确立”,牢记“三个务必”,坚持“四个以学”,以铸魂增智正风促干推动行业协会商会高质量发展。
(文章作者系中国机电商会信息咨询部王俭良)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