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满希望的月亮果 | 中国机电商会喜迎二十大征文选登

来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时间:2022-10-10 分享:

日前,中央和国家机关行业协会商会第二联合党委、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党委共同举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60余篇参赛作品涵盖“彰显担当使命”“聚焦岗位建功”“致敬身边榜样”“鼓励青年作为”“礼赞新时代”等主题。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机电商会党委将部份获奖作品分期刊出,展现商会党员职工服务企业、服务行业、服务政府的精神风貌,满怀信心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装满希望的月亮果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于东科


偶然在网上看到了月亮果,并且还是老家特产馆在卖,不假思索,立即下单买了一袋,颇有点抢春运火车票的感觉。虽然受新冠疫情影响,快递晚了很多天才送到,但也正因为这段时间的等待,才让我知道了在期盼着什么。


在老家,月亮果也叫梅豆角,或糖角,不知何时起源,是中原地区一种常见的传统点心,脆脆的面皮里灌满了糖浆,外面粘裹着一层糖粉、熟面或白砂糖,因形如弯弯的月亮而得名。掰开月亮果,蜂蜜和白糖调成的晶莹透亮的糖浆便缓缓流出,咬上一口,那种脆而不酥,软而不腻,爽爽甜甜的感觉,是小时候无比期盼的美味。


20世纪90年代前,老家逢年过节,结婚送礼,封一封果子(老家一般把所有的点心都统称果子,只有特指某一种的时候才叫具体的名字)必不可少。一般一封果子里有江米条、一口酥等不同风味的点心,衡量一封果子的档次高低,要看里面有没有月亮果和月亮果的多少。那个年代,特别是农村,点心都是散装的,一般都是买几样拼成一包,以增加多样性,同时也因为不同的点心价格有差异,可以控制成本。月亮果差不多是众多点心中最贵的一种,所以,一封果子里月亮果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成本高低,如果一封果子全是月亮果,那就俩字形容:豪横。也正是这个原因,月亮果便成了孩子们的最爱。


童年的记忆中,过年最高兴的事儿除了放炮,就是在不拆封的情况下,顺着包果子的油纸缝“偷”串亲戚的果子吃,这样的“作案手法”一般情况下大人发现不了,如果有幸能够“偷”到月亮果,那是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情,我会怀着极为矛盾的心情把它吃下去。因为怕家长发现而挨揍,所以需要快点儿“销赃”,但又因为月亮果的美味,想慢慢享用,所以就在这恋恋不舍的矛盾中,迅速吃完,唯恐慢了它会“飞”走。


月亮果,是儿时甜美的记忆。月亮果,也是童年的一个心结。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场秋雨后,小学二年级的我放学后踩着泥泞和小伙伴们一起回家。刚从学校走到回村的大路上,便看见同村的几个大人用杠子抬着两个重重的口袋往村里走。我们跑过去问口袋里是什么,抬口袋的一个伯伯说:赶紧回家准备好碗,一会儿回去分果子。我们几个一听,欢呼雀跃,根本顾不上地上的泥水,又蹦又跳。但是转念一想,问题又来了,不逢年过节,怎么会有果子吃,别是骗我们的。还是那个伯伯说,因为夏收不错,并且刚结了粮款,生产队决定买些果子分给大家,他还让我们摸摸、闻闻那口袋,凹凸的手感和点心的香味明确地告诉我们,伯伯说的是实话。于是,我们几个兴高采烈,像保镖一样围在两个口袋周围,跟着大人们深深的脚印往家走。两个口袋随着他们有节奏的脚步轻微摆着,绳子和杠子吱呀吱呀的摩擦声,听起来如此悦耳又有点儿揪心,总怕口袋会掉到泥水里。


回到家,我兴奋地告诉妈妈生产队要分果子了,赶紧拿碗出来。妈妈对此一点儿也不上心,认为我在骗她,继续干着手中的活计,直到看见邻居奶奶端着半碗分到的果子给孙子吃,妈妈才相信,问了分果子的地点,便让我拿碗去领果子。可没想到的是,我“驾着五彩祥云”去,踩着满地烂泥回。当我赶到,果子已经分完了,我只看到两个空空的口袋和仅剩的残渣,那些残渣里有些明显就是我最爱的月亮果掉下的尖尖。我问他们为什么还没给我分就没有了,那个负责分果子的会计说没有我们家的,因为我们家没有整劳力。我听了之后似懂非懂,不知道啥是整劳力,但是因为我家没有整劳力,所以没果子吃的因果关系我听明白了。于是我拿着空碗,踩着泥泞,掉着眼泪往家走,感觉自己就像那月亮果掉下的小尖尖,无助,悲伤。


回到家里,我哭着跟妈妈要果子吃,问妈妈什么是整劳力,为什么我们家没有整劳力,就是因为没有整劳力,我没有了果子吃。妈妈看着我伤心的样子,也抹起了眼泪,告诉我整劳力就是能够出整工干农活的人,因为我爸爸是农业技术员,在外面东奔西跑搞育种,没有在生产队出工,妈妈又因为有哥哥、姐姐和我三个孩子要照顾,所以不能出整工,最终我就没有了果子吃。我听得似懂非懂,但是有一点我明白了,的确没果子吃了,更别想那心爱的月亮果了。那天,我感觉天阴沉的吓人。

就在我不再惦记果子的时候,邻居家的奶奶端着碗来了,说听见我哭才知道没分到果子,于是就送些果子给我吃。妈妈连声道谢,我也满心欢喜,可是当我看到碗里的果子时,喜悦的心情立刻消散了一半,因为碗里全是些不完整的点心,更别说我最爱的月亮果。作为一个孩子,似乎对此并不是太在意,在妈妈的叹息声中,我把空碗还给了隔壁奶奶。


从那时起,月亮果便成了我心中的一个结,那是个既甜又苦的结;月亮果,似乎成了我心中一个隐隐未圆的梦和挥之不去的遗憾。


改革开放的脚步如此之快,以至于当时代飞驰而过时,因为突然增加的各类物质和信息量,我的记忆好像不再深刻。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城市的散装点心已经逐渐被西式点心和预包装食品取代。虽然农村逢年过节、走亲访友还要封果子,但是品质已经明显不如以前,因为果子包看起来有点土,没有那些花花绿绿的预包装食品洋气,所以销量下降得厉害;90年代中后期,随着预包装食品的大规模生产,大部分的散装点心摊店不见了踪影,因为村里进城务工的年轻人带回来了更多农村没见过的新鲜物,就连老辈人也不太看得上果子包了;进入21世纪,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改革开放的广度、深度和速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各类预包装食品随着大小超市的普及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老家,逢年过节、走亲访友的果子包彻底被各类预包装食品替代,越来越大的包装盒替代了封果子的油纸,盒子里的点心越来越精致,我再也无法隔着盒子“偷”出里边的点心,我儿时最爱的月亮果,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再也没走进过我的生活。


北京的疫情被控制住,卖家终于发货了,在每天的等待中,我甚至有了点“近乡情更怯”的感觉,不知道收到的还是不是儿时最爱的月亮果。3天后收到快递,包装已经由油纸包升级成漂亮的塑料袋,我迫不及待的取出一枚,尽管它因跋涉千里而“风尘仆仆”,外面裹的糖粉和熟面已经不完整,咬上一口,全是童年。那一刻我知道,月亮果从来没有离开过,是藏在心底的一个儿时的遗憾,更是一种念想或者说希望,正是因为有念想和希望在前方,我们才永不停歇。


小小的月亮果,从逢年过节的标志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从散装油纸包到精美预包装,从地域摊点、商店销售到通过电子商务走向全国。当它再次出现在面前,我从小小月亮果里看到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变迁,我更看到了小小月亮果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起伏不沉的坚毅,看到了小小月亮果给人民带来的致富希望,那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自信的回归。


短短几十年,新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驾驶着“复兴号列车”,带领中国人民飞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轨道上。“天问”、“墨子”、“嫦娥”、“天宫”、“北斗”、“奋斗者”、“福建舰”、高铁、5G……,我们奔跑着,我们的梦想在星辰大海,就像千百年中华民族对桂花飘香月宫的向往。


小小月亮果,是精神传承,更装满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





推荐阅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扫描关注我们吧!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