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EN

中国船舶驶向国际高端市场

来源:国际商报 时间:2023-03-15 分享:

 出口264亿美元,同比增长8.65%;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占全球份额的24%,位居世界第二;汽车运输船占全球市场的85.3%,万箱以上集装箱船占到全球市场的58.7%,均位居世界第一……过去的一年,中国不仅在船舶出口上实现了同比增长的好成绩,而且,在全球高端船型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扩大,大量承接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订单也成为了中国船舶工业发展新的亮点。高端客滚船、风电安装船,以及双燃料船舶市场份额的提升也诠释着中国造船的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向着高端制造领域迈进。

高端船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目前,中国高端船型受到了国际市场的青睐,船舶企业承接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的订单量实现快速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明显,新船订单质量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船企巩固优势船型市场领先地位,夯实了新船订单基础。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共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列世界第一,其中,新接散货船、集装箱船、汽车运输船和原油船新接订单分别占全球总量的74.3%、56.8%、88.7%和66.1%。特别是在大型LNG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新接大型LNG船订单国际市场份额首次超过30%。”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船舶分会行业主管李雅君表示。

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中国绿色船舶市场份额不断提升。相关政策和标准的出台,也为中国船舶工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绿色动力技术、加快推进智能技术研发应用、提升绿色智能船舶产业水平、建立健全绿色智能船舶产业生态等具体目标,明确了积极稳妥发展LNG动力船舶,加快发展电池动力船舶等船型。2022年12月,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七〇二所、中国船舶集团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等多家机构共同完成的《船舶与海洋技术船舶定距螺旋桨用的消涡鳍设计和制造指南》国际标准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在船舶绿色节能领域国际标准制定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在政府引导与政策扶持下,中国船舶工业积极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力。据中船协统计,2022年,在全球新船订单中,有超过49%的双燃料绿色船舶订单由中国建造,这一数据比2021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

船企新接订单量居世界前列

散货船、集装箱船居于中国船舶出口前两位,浮动或潜水式钻探或生产平台占比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2年,在中国船舶出口总额中,散货船占比22%、集装箱船占比17%、浮动或潜水式钻探或生产平台占比从2021年9.16%大幅提升至14.7%,油船占比11.8%,灯船、消防船、起重船等不以航行为主的船舶占比4.97%,机动多用途船占比4.54%,载重量在2万吨及以下的机动滚装船占比3.49%。

在全球新造船市场大幅回落的背景下,中国船企继续巩固了在散货船、集装箱船等优势船型领域的领先地位,三大造船指标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同时,新船价格、人民币汇率以及钢材价格等影响船企盈利能力的要素均朝着有利的方向变化,带动了船企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尽管有疫情反复,国际形势严峻等不利因素,去年中国造船的国际市场份额仍连续第13年稳居世界第一,中国造船业全球领先的位置仍未改变。“从三大造船指标来看,我国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世界总量的50%左右,以修正总吨计,则分别占43.5%、49.8%和42.8%,同样保持着领先地位。”李雅君表示。

此外,2022年,中国分别有6家造船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十强。“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4.9%,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3.6%,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5.8%,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李雅君表示。

今年船舶出口有望达到290亿美元

谈到2023年中国船舶出口将呈现出怎样的特点时,李雅君预计,2023年中国船舶出口额有望达到290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10%。

“保持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出口的稳步增长,将是未来我国船舶出口的主要方向。” 李雅君表示,中国船舶企业要发挥在散货船和油船领域的优势,在节能环保、智能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在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集装箱船领域,要对标韩国和日本,向韩日船企取经、学习,加快缩小存在的差距。

中国船舶业的发展不仅要靠船舶企业的努力,还要靠国家相关部分的大力支持。对此,李雅君建议,政府应加大对船舶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面的财税和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大中小企业构建稳定配套联合体,支持国内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技术、人才、品牌引进,补齐高端关键配套设备的短板。此外,还应加大对绿色动力与减排系统、控制系统、海工钻井与生产设备等弱势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支持力度,提升LNG装备、绿色船舶、豪华邮轮、深海采矿装备等整体配套供应能力,打通船舶行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的堵点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