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平台

Event Platform

对外投资合作需树立整体安全观

来源:中国贸易报 时间:2022-06-30 分享:

“不论世界形势如何演变,全球市场离不开中国建造、中国制造、中国投资和中国服务,企业‘走出去’面临新挑战,也面临新机遇。面对动荡不安的世界,中国企业必须树立对外投资合作的整体安全观,切实维护自身权益。”在6月28日举办的2022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上,江泰国际合作联盟主席沈开涛这样说道。

进入2022年以来,国际形势日益严峻。俄乌冲突导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通货膨胀等严重危及全球安全。此外,各国疫情防控政策和效果的不平衡、不稳定,拖累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在沈开涛看来,这些重大风险导致全球经济发展遭遇严重挫折,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层出不穷的风险与挑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俄乌冲突激化,双方阵营对抗给“一带一路”合作增添了更多复杂因素,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难度持续加大;美国及西方发达国家限制中国投资的“泛国家安全”做法大行其道,安全审查和市场准入的门槛越来越高。

二是全球能源、粮食、原料价格持续上涨,致使某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激化,中国企业境外经营成本显著增高,资金融通和投资收益面临巨大挑战。

三是中国疫情防控效果显著,与一些国家疫情反复起伏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国外疫情严重,给海外中国企业的员工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隐患。加之传统安全风险频仍、恐怖主义回潮、社会治安恶化等,海外安全风险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需树立整体安全观。在沈开涛看来,树立整体安全观是指,企业要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的基本方略,确保企业“走出去”之后的发展利益和安全关切,坚持可预测、可防控、可持续的境外安全风险管理和投资利益保护。具体而言,企业要做到以下几点:

要兼顾短期风险与中长期风险。企业不仅要着力化解当下的短期风险,更要放眼对外投资合作的中长期大环境,未雨绸缪,做好安全风险的防范规划,维持对外投资合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要统筹维护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在大变局之下,对安全发展的传统威胁和非传统威胁相互交织、彼此叠加,错综复杂。企业要开展安全风险的综合研判,避免顾此失彼。

要着力贯通国际规则与国内规制。企业要充分发挥国内风险管控的治理经验,高起点搭建“走出去”发展的安全屏障;同时要主动自觉地顺应国际规则和当地惯例,做到入乡随俗,避免制度冲突、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冲突。

要平衡企业自身安全与供应链安全。“走出去”企业要把维护自身安全与海外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挂钩,与上下游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挂钩,创造安全可靠的运营环境。

沈开涛还为企业如何树立整体安全观提出了三个建议:

第一,企业要有对外投资合作安全的大格局。顺应国家发展和国际变化的大趋势,聚焦与投资项目密切关联的核心安全风险领域,综合分析影响安全的因素,制定科学安全的发展规划。

第二,企业要有合作共赢的风险防控思维。围绕对外投资合作领域的重大安全风险点,既要与利益关联方开展合作,还要与第三方专业机构或平台加强合作,增强共商共建共享的抗风险合力。

第三,企业要有依托政府公共服务的理念。“走出去”企业普遍存在自身安全保障能力不足的现象,必须自觉接受政府部门以及委托专业机构提供的政策指导、信息咨询和专业培训,主动把企业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国家海外安全合作体系和第三方全球综合服务平台,共享境外安全服务保障。

据了解,在本次活动期间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境外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范式》提到,中国企业在巩固现有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应对长周期风险,加强对“泛安全化”的风险研究,主动防范区域供应链风险,科学统筹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对境外新增投资项目要更审慎,要深入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对境外已投资项目要强化安全风险防控,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