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平台

Event Platform

保链稳链提振工业经济

来源:新华网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时间:2022-07-21 分享: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产业链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命脉,上半年我国工业经济能够扭转下滑态势实现恢复增长,一大重要因素正是着力畅通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民生,推动包括2.25万家部省“白名单”企业在内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平稳生产,从而有力支撑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重点行业增速回升

5月份以来,我国工业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上半年,重点地区工业生产明显改善,31个省份中有25个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重点行业增速稳步回升,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3个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其中9个行业增速达到两位数。

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加快恢复,保链稳链效果明显。工信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田玉龙介绍,疫情期间2.25万家部省“白名单”企业全面复工复产。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重点监测的15家汽车生产企业,5月下旬日产量已恢复至正常水平;集成电路领域保持90%以上的高产能利用率。

“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比如,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4月份短暂下降后,5月份和6月份迅速回升。特别是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恢复更加明显,6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大幅增长16.2%,有力拉动整体工业增长。”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说。

部分能源原材料行业保持较快增长,表明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上半年,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其中煤炭行业增速超过两位数。同时,民生类产品保供有力有效。

不仅如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更强。上半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新兴产业成为推动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韧性的重要新动能。

中小企业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增速高于整体工业。田玉龙介绍,上半年,我国加快落实组合式减税降费政策,中小企业享受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8万亿元。工信部开展中小企业服务、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专项行动,加快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发展,今年将努力新培育30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一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还将组织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督查,不仅帮扶中小企业纾困企稳,还要助力中小企业行稳致远。

聚焦重点破解堵点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研究员付保宗认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能加快恢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聚焦重点、破解堵点。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环节,全力推进相关主体复工稳产,保障生产运行和物流畅通。二是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在全国建立实施企业“白名单”制度,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三是协同联动、点面结合。实施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动协调,通过推动链上关键节点企业复工复产,以点带链、以链带面,及时破解痛点难点问题。

产业链是工业经济的筋骨,供应链是工业经济的血脉。今年局部地区疫情出现反复,产业链供应链畅通受到较大影响,一度面临不少堵点卡点,导致部分工业企业停工停产。上半年,工信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民生,围绕防疫医疗物资、战略性产业关键物资等第一时间在全国建立实施企业“白名单”制度,实施跨部门、跨地区的联动协调,通过推动链上关键节点企业复工复产,以点带链、以链带面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全系统解决超过5.4万个问题,取得显著成效。

聚焦重点区域,全力打通堵点卡点。据陶青介绍,工信部第一时间建立重点省市日调度机制,协调解决物流运输受阻、上下游衔接不畅等问题。派出前方工作组,加强跨区域协调,做好重点区域疫情防控条件下的闭环管理和稳定生产。

聚焦重点企业,建立实施“白名单”制度。围绕医疗防疫重点物资、居民生活必需物资、农业生产重要物资、战略性产业关键物资等重点领域,工信部发布重点企业“白名单”,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同时,指导各地2万余家“白名单”企业实现区域互认,推动协同复工复产。

聚焦重点行业,促进上下游对接服务。工信部搭建了汽车、集成电路、医疗物资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建立汽车企业零部件库存小于3天的“红灯”预警机制、大宗原材料供应“红黄蓝”预警协调机制等,逐一推动解决企业反映的原材料供应、员工返岗、物流运输等问题。

持续推动企业稳产达产

目前,国内国际形势仍然较为严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仍有诸多挑战,需进一步持续发力。

付保宗分析,当前,上游大宗原料价格高位波动,能源、重要矿产资源供给显著趋紧,部分中下游行业面临成本上升压力明显加大。同时,部分关键零部件和配套产品仍有供应不足。车规级芯片供求紧张局面仍未根本缓解,采购价格大幅上涨,不能满足下游汽车企业生产计划需求,部分芯片短缺和错配的风险依然存在。此外,交通物流主干道有待进一步疏堵,微循环有待持续畅通。一些阻碍交通物流的主客观障碍仍然较多,产品和要素流通效率有待提升,物流成本有待不断降低。

“下一步,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还要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使企业稳产达产,恢复产能,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特别在重点产品保价稳价上、大宗产品供需对接上,我们建立了‘红黄蓝’预警机制,使大宗产品、原材料等供应及时到位,同时还要做好‘三夏’‘秋冬种’用肥保障工作。”田玉龙说。

赛迪研究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关兵建议,要强化重点产业链供应链运行监测,防范经济重大风险。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监测体系,加强重大情况调度,跟踪产业链供应链短板和风险隐患,精准制定风险防范应对措施。还要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确保生产持续恢复。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全国层面的工业物流跨省协调机制,统一各地“健康码”管理,保障物流畅通和人员有序流动,为工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陶青表示,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工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企业稳产达产。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白名单”企业基础上,推动关键节点企业稳产达产,全面恢复产能。同时,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健全大宗产品供需“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汽车芯片供给,推动区域间、上下游协调联动,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工信部门将聚焦困难行业企业,突出重点,分类施策,进一步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加快提升稳产达产水平,加大能源原材料保供稳价力度,着力扩大工业投资消费需求,精准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恢复发展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持续巩固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基础。”陶青说。 (经济日报记者 黄 鑫)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