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乌(兹)互免签证
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从古代丝绸之路时期一直绵延至今。
近年来,中乌两国友好交流持续深化。特别是今年6月1日起,《中乌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为两国旅游和经贸往来开辟了新机遇,也将极大地惠及两国经济,提升人员往来的便利性。
“丝路旅游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在日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办的“世界旅游联盟·丝路对话”上,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表示,目前中乌多个城市间每周58个直飞航班,两国人员往来十分便捷。可以预见,中乌游客互动将越来越频繁,文化和旅游交流将越来越深入,双边旅游合作发展潜力巨大、空间广阔。期待双方携手传承丝路精神,深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为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旅游共同体而共同努力。
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骏表示,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都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各领域合作呈现全面铺开、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旅游合作迎来广阔发展机遇。两国应以旅游合作激发丝路文明新活力,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文旅交流与经济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构建更加紧密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为全球旅游发展注入新动能,以实际行动深入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乌兹别克斯坦拥有8000多处文化遗产,其中209处文化遗产是撒马尔罕、布哈拉、希瓦等“博物馆城市”的组成部分,这些城市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两国互免签证意义非凡,对提升乌中双边关系乃至重构世界格局而言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委员会主席乌米德·沙迪耶夫说,为庆祝这一重要里程碑,2025年被确定为“乌兹别克斯坦中国旅游年”。以此为契机,乌方从产品营销、基础设施、便捷服务全面发力,目前已在中国26个主要城市举办大型路演活动,积极推行“友好中国”计划,推动增设中文标识、餐馆中文菜单、旅游中心中文服务人员,以及接入中国主流移动支付平台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期待未来与中国及各方加强旅游对话、增强沟通协调、提升行业标准,充分释放丝绸之路黄金旅游走廊的巨大潜力。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雷吉斯坦广场、沙河静达陵墓群已成为乌兹别克斯坦的国家名片。“撒马尔罕不仅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也因其优质的住宿条件、服务质量、美食文化而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据撒马尔罕州州长阿迪兹·博博耶夫介绍,为提升城市旅游吸引力,撒马尔罕正加快完善旅游信息化系统、现代化交通枢纽、舒适性住宿设施、特色化文艺节庆、专业性旅游课程等高标准国际服务体系,期待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区域联系,增强社区发展能力,将“丝绸之路”打造成为包容、可持续和有韧性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此外,为便利中乌游客的互访,截至目前,乌兹别克斯坦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和长龙航空每周执飞58个直飞航班,往返于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撒马尔罕、费尔干纳与中国的北京、乌鲁木齐、西安、成都、杭州和广州之间。
据悉,本次大会由世界旅游联盟、乌兹别克斯坦旅游委员会共同主办,主题为“丝路传承辉煌,旅游共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