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News & Information

阿根廷:人民币使用量创历史新高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 时间:2023-07-19 分享:


当地时间6月30日,阿根廷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和人民币结算方式,向IMF偿还了当天到期的27亿(约196亿元)美元外债。

这是阿根廷首次使用人民币偿还外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言人科扎克当天宣布,27亿美元到期债务中,17亿美元以使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方式支付,其余10亿美元以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支付。

与此同时,阿根廷的人民币使用量已经创纪录。

6月24日彭博报道称,阿根廷最大的交易所之一Mercado Abierto Electrónico的数据显示,人民币交易在阿根廷外汇市场的占比最近创下了28%的单日纪录新高,而5月这一比例最高为5%。

对此,彭博社形容道:“在阿根廷,人人都有人民币。”

日前,阿根廷经济部贸易国务秘书马蒂亚斯·通博利尼宣布,今年4月和5月,阿根廷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进口额价值27.21亿美元(约197.33亿元),达该国这两月总进口额的19%。

阿根廷物价飞涨、货币急剧贬值



阿根廷企业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民币来进行外贸结算,这一趋势和阿根廷严峻的财政困境有分不开的关系。

去年8月,阿根廷就已经陷入“风暴”之中,面临物价飞涨、货币急剧贬值、社会动荡加剧和政府内部政治危机。

由于通胀持续升温,加上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美元大幅升值,阿根廷比索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阿根廷央行一度每天抛售美元阻止比索贬值。

近一年,情况并没有好很多。

路透社曾报道称,今年以来,受严重干旱打击,阿根廷经济作物玉米和大豆的出口受创,导致该国外汇储备大幅下降、通胀率涨高至109%,继而威胁到阿根廷的贸易支付和债务偿还能力。

过去12个月,阿根廷货币贬值了一半,在同期新兴市场中表现最差。

阿根廷央行的美元储备处于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剔除掉货币互换额度、黄金和多边融资,其流动美元储备实际上处于负值。

中阿扩大金融合作

今年以来,中阿金融合作不断提速:

4月,阿根廷启用人民币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

6月初,阿根廷与中国续签规模为13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并将可自由使用额度从350亿元提高到700亿元。

之后,阿根廷国家证券委员会又批准在当地市场发行以人民币结算的证券产品……一系列操作意味着,中阿金融合作驶入快车道。

中阿扩大金融合作,是双边经贸关系健康的体现。目前,中国是阿根廷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2022年,中阿双边贸易额达213.7亿美元,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

在尊重市场自主选择前提下,中阿企业在双边经贸和投资中更多使用本币结算,将减少汇兑成本、降低汇率风险,有助于增强双边贸易。

任何合作都是互利互惠的,中阿金融合作同样如此。对阿根廷来说,扩大人民币的使用有助于解决阿根廷国内最紧迫的问题。

最近几年,阿根廷一直面临着美元短缺。

2022年底,阿根廷的外债规模达2767亿美元,但外汇储备只有446亿美元。

近期的干旱天气更是对阿根廷农业出口收入造成极大影响,美元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增加人民币的使用,可以帮助阿根廷节省大量美元、极大缓解外汇储备压力,保持经济活跃度。

对中国来说,与阿根廷本币互换同样带来利好。据统计,今年4月和5月,阿根廷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进口额占这两月总进口额的19%。

在阿根廷美元紧缺的情况下,用人民币进行进口结算能够保障中国对阿根廷出口;

用人民币偿债能够让阿根廷避免陷入债务违约、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增强市场信心。

而阿根廷经济形势稳定,无疑是中阿经贸合作不可或缺的条件。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