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缺箱”潮来袭?亚洲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红海危机发酵,全球贸易受到冲击。德国研究机构表示,红海航运中断导致世界贸易额在12月份下降1.3%。
与此同时,亚洲供应链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最新动态揭示,亚洲可能将面临集装箱短缺的问题,这无疑给本已复杂的局势火上浇油。红海航道中断后船公司纷纷绕行南非好望角,船期被延长、船舶频繁延误以及空箱流转受限成为突出问题。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在中国发生,承运商限制向VIP客户发放空箱,或限制现货订舱。而航运巨头马士基最新认为,想要重新开放红海航道这条关键贸易线路可能需要数月时间。
德国基尔大学(University of Kiel)世界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12月份世界贸易环比下降1.3%,部分原因是红海航运中断。
研究称,“2023年12月的最新数据表明,全球贸易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继续呈负增长趋势。中东冲突,尤其是红海集装箱船遇袭事件,可能是导致表现疲软的原因之一。2023 年11月至12月间,世界贸易下降了1.3%。”
研究显示,去年12月红海集装箱船运输量下降了一半以上,每天的吞吐量仅为20万个集装箱左右,较去年11月减少了约30万个集装箱,比预期量低了近70%。受此影响,欧洲和亚洲地区之间的货物运输费用与时长显著增加,对德国以及欧洲进出口造成冲击。
具体来看,欧盟出口和进口分别环比下降2.0%和3.1%;德国对外贸易延续此前疲软态势,出口和进口分别环比下降1.9%和1.8%。
当前,红海危机短期内似乎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船舶不得不绕行好望角的情况可能将成为常态。据行业分析机构Sea-Intelligence的预测,这导致了航运业减少了145万至170万标准箱的有效运力,约占全球总运力的5.1%至6%。
这一现象对供应链产生了重大影响,船期被延长、船舶频繁延误以及空箱流转受限成为突出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农历新年前的出货高峰期的临近,亚洲市场对空箱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大。
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对亚洲的供应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据悉,为了应对红海危机带来的影响,部分班轮公司已决定在接下来的航次中,尽量将更多的集装箱从欧洲和美国调回亚洲。
分析机构Vespucci Maritime指出,近期每周约有39万TEU的集装箱从欧洲和美国东海岸以满载或空载的形式运回远东地区。这意味着在中国农历新年之前四个星期内,抵达亚洲港口的箱量将比往常减少78万TEU。
Vespucci Maritime的Lars Jensen认为,亚洲出现的空箱短缺将对供应链产生重大影响,其影响比船舶运力影响更大。目前,已有班轮公司向造箱厂下单,而造箱厂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4年3月。这一情况表明,供应链中的空箱短缺问题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
然而,短期内红海复航似乎无望。马士基最新认为,想要重新开放红海航道这条关键贸易线路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这家航运巨头警告,这可能会给全球经济、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增长和通胀的打击。
当地时间周四(1月11日),马士基CEO柯文胜(Vincent Clerc)告诉媒体,在也门胡塞武装一系列袭击后,红海对集装箱货轮的关闭是“糟糕的”。他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任何“赢家”,因为绕行南非好望角的路程较长且代价高昂。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马士基是全球贸易的领头羊,承担着约五分之一的海运。目前,马士基已暂停所有船只通过红海和亚丁湾。柯文胜说道:“我们不清楚我们究竟会在几天、几周还是几个月后重新建立进入红海的安全通道……这可能会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相当重大的影响。”他呼吁国际社会采取更多行动。
柯文胜表示,集装箱船改道好望角将会增加约1.3万公里的路途,每个集装箱也需要多支付数百美元。“在通胀是一个大问题的时候,它给我们的成本、我们的客户,以及最终的欧洲和美国消费者带来了通胀压力。”
“从短期来看,可能会在1月底、2月和3月造成重大干扰。”柯文胜称,马士基船舶的燃油费用将增加50%,如果不解决问题,船只很快就会错位,威胁物流和全球供应链,“我们敦促国际社会行动起来,做需要做的事情,重新开放海峡。”
“它是全球经济的大动脉之一,眼下正被堵塞。”他补充说,“这不仅是对行业,同时还可能对终端消费者、产品供应、全球经济整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