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重大利好
近期,人民币利好消息不断。
首先,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2月20日发布的人民币月度报告和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人民币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的位置,占比3.79%,2024年12月占比为3.75%。Swift数据还显示,今年1月,在主要货币的支付金额排名中,美元、欧元、英镑分别以50.17%、21.98%、6.91%的占比位居前三位。事实上,自去年11月人民币超越日元、重返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之后,人民币已连续三个月保持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
其次,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总统正在考虑与中国达成新贸易协议的可能性。消息人士称特朗普希望与中国达成一项广泛的协议,而不仅仅是重新调整贸易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担心。
另外,美联储称“考虑暂停或放缓QT(量化紧缩)直到债务上限问题得到解决”可能是合适的。美元指数也因此有所回落。
第三,国内经济预期向好。高盛表示,广泛的AI采用可以在下一个十年内,将中国企业每年每股收益提高2.5%,增长前景改善和信心提升或将中国股市的公允估值提高15%-20%,并可能带来超过2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其中南向资金贡献1040亿美元),有望部分扭转全球资产管理机构的低配状态。
政策层面,财政部长蓝佛安最新撰文指出,财政部门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实施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势头。
他认为,中国债券和人民币表现坚挺。虽然部分西方投资者撤出中国,但中国境内债券2024年上涨超过8%,2021年以来上涨17%,远超美国国债。中国出口商大量囤积美元,目前可能达到2至3万亿美元,可能对美元兑人民币构成重大下行风险。无论恒生指数抑或中国增长股,同全球平均水平相比,盈利增长更高,但本益比更低,二者估值差距约为4.3万亿美元。如果中国投资者信心能够恢复,这种「中国折扣」可以部分消除。目前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配置仍然不足,目前外资仅持有8%的中国股票和2.7%的中国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