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风险!10天内对中国产品发起13项反倾销调查,这个国家想打“对华贸易战”?
近日,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发布信息显示,9月下旬短短10日内,印度一口气对中国发起了13起反倾销调查案。
虽然印度一直是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但短时间内如此密集的对中国发起反倾销调查,历史上并不多见。
据相关信息显示,自9月20日起至9月30日,短短10日内,印度已密集性决定对中国相关产品发起13项反倾销调查。
调查领域涉及到透明玻璃纸薄膜、滚子链、软磁铁氧体磁芯、三氯异氰尿酸、环氧氯丙烷、异丙醇、聚氯乙烯糊树脂、保温瓶、硫化黑、紧固件等化学原材料、工业用零部件等产品。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称,当一国认为进口自他国的产品低于本国市场价格并对相关产业造成损害时,就可以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可采取加征惩罚性关税等措施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
但在实践中,反倾销措施有时会被滥用,实质上成为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种表现。
经查询,1995年至2023年,全球对中国实施的反倾销案总计1614起。其中,排名前三的申诉国家(地区)分别为印度298起,美国189起,欧盟155起。
日前,据中国贸促会发布今年上半年全球经贸摩擦指数显示,2023年上半年印度、美国和加拿大是涉华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发起方,且已实现从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到先进技术领域的全覆盖。
在印度对中国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化学原料和制品工业、医药工业和非金属制品工业。
近年来,中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头号受害国。
世界贸易组织曾经发布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7年,中国已连续23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遇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与此相比,中国对外发布的贸易限制措施数量则非常少。
据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数据显示,1995年至2023年,中国对印度发起的贸易救济案件中,反倾销只有12起,反补贴2起,保障措施2起,合计16起。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罗心曲对此表示,中国企业一定要应诉,否则被实施最高关税税率后,很难再出口到印度,相当于失去了印度市场。
同时,他认为,反倾销措施一般期限为五年,但五年之后印度通常会通过日落复审继续维持反倾销措施。
除个别情况外,印度的贸易限制措施会一直持续,一些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措施已经持续了30-40年。
对此事件,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称,印度之所以成为对中国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之一是印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因为在中印贸易交往中,对印度来说,其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这让印度政府片面的认为,中国在不断赚取印度的钱,而印度一直在吃亏。
加之,最近几年中印关系极不稳定,边境小规模冲突爆发不断,两国有很大可能兵戎相见。
在这种背景之下,印度潜意识认为中国想用赚来的钱对付自己。
此前,印度商工部年初曾召开多达十几个部委参加的会议,共同商议如何削减从中国的产品进口,以解决“中印贸易不平衡”问题。
而消息人士称,措施之一就是加大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另有一些分析认为,莫迪政府打算主动发起一场“印度版”的“对华贸易战”。
林民旺认为,印度政策精英秉持过时的执念,认为贸易不平衡意味着逆差一方“吃亏”,顺差一方“挣”了。还有一些人以为在经贸和战略上配合美国打压中国,就可以实现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目标。
而这些都不符合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林民旺认为,美国发动对华贸易战5年多,并没有实质性地影响中美贸易,中美贸易额在2022年反而达到创纪录的约7600亿美元。
因此,印度此前采取一系列对华贸易举措,也几乎是类似的结果。
同样,罗心曲也认为,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很难被取代。她表示,“根据我们这么多年做(中国企业应诉反倾销调查)印度案子的经验,印度单是品质、数量和品种是没有办法满足下游产业需求的。
中国产品物美价廉,即使在(反倾销)措施实施了之后,有可能还是中国人和中国人在印度这片市场上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