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震中,全球市场余震不绝
日前举行的美联储11月议息会议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75个基点,至3.75%~4%。至此,美联储本年内已连续6次加息,连续4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375个基点——美国步入1982年以来节奏最快、幅度最大、频次最高的加息周期,这已对美国经济及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吕昊旻认为,美国经济衰退信号强烈,软着陆难度较大。
2022年第三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增长2.6%,其主要是受到贸易逆差收窄影响,但这一驱动因素对GDP难以形成持久拉动。当前,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房地产数据、消费者信心、制造业信心等一系列经济指标均预警衰退,令美国经济增长疲软。
在实体经济层面,美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增长乏力。10月份美国制造业PMI为49.9,为两年来首次跌破荣枯线;服务业PMI降至46.6,连续第4个月收缩。8月份联邦住房金融局房价指数(HPI)、标普Case-Shiller20大城市房价指数环比分别下降0.7%和1.32%,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升至7.16%。
在预期层面,需求端和供给端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低迷。通胀水平持续处于高位导致消费者进一步缩减消费,加上借贷成本升高等因素影响,美国消费者信心未能实现较大改善。10月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102.5,创近三个月新低。9月份耐用品订单增长不及预期,金属、机械、电子产品及国防类等部门新订单环比均下降。
美国10月份制造业数据接近停滞,与此同时,作为经济衰退重要指标的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多重倒挂。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预计,美国经济将于2023年第二季度进入真正的衰退区间。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认为,“随着利率水平持续走高,美国经济软着陆的路径越来越窄。”未来,美国经济可能面临衰退风险。
基于美国国内通胀率高企难下,吕昊旻判断美联储紧缩步伐短期不会改变,但货币政策影响的滞后性呈现,或将令美联储放慢加息节奏。当前,美国通胀居高不下,反映出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供需失衡、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以及更广泛的价格压力,美联储需要继续加息,直到利率达到足够限制性的水平,以便随着时间推移让通胀回落至2%。美联储本月再次大幅加息7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联邦基金利率升至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鲍威尔指出,“我们正在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迅速调整利率,我们将保持紧缩政策方针,直到将通胀降至2%水平。”同时,美联储将考虑货币政策的累积紧缩、货币政策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胀的滞后性,12月加息幅度或将放缓为50个基点,但中性利率水平大概率小幅提升,高于9月预期的4.6%。再看缩表方面,美联储将继续减持美国国债、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月缩表规模上限为950亿美元。
强势美元导致国际资本加速回流美国,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一方面,资本回流美国助推美元强势升值,导致其他非美货币陷入贬值风暴。受美联储连续大幅加息影响,美债收益率走高,吸引海外资本大幅流入美国国债市场。2022年1至8月,流入美国的国际资本总额为11501亿美元。其中,8月份资本净流入美国2756亿美元。在此背景下,非美货币面临巨大贬值压力,且发达经济体货币贬值幅度更甚于新兴市场国家。由于能源危机愈演愈烈,欧洲经济面临严重滞胀风险,且金融周期相对滞后,导致欧元和英镑贬值幅度较大;在超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日美利差不断拉大,导致日元陷入急速贬值困境。相比之下,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同步承压,但贬值压力弱于发达国家。另一方面,美元融资成本快速抬升,加剧新兴市场债务风险。2022年上半年,31个新兴市场国家债务余额高达98.8万亿美元,为其GDP总和的2.5倍。由于加息和美元高企,部分金融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债务偿还负担加重,可能面临主权债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