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电商会受邀参加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访谈:中国产业链搭建完整生态系统,自主可控成就韧性经济

浙江金华一家农业装备公司20至50马力的小型拖拉机出口订单激增,成了国际市场的抢手货。

这家公司的快速发展,得益于金华完善的农业装备产业生态。全市农机及零部件制造企业超过1650家,形成了水稻机械、园林工具、丘陵耕种、智能林草装备四大品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
浙江星莱和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波军:我们小型拖拉机价格基本上是日产农机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从去年开始投放市场以来,现在出口订单已经占到全年订单的50%。
让这家公司如此有底气的依仗是“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他们通过“联合攻关”的方式与浙江大学、中国水稻所、省农机院等多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加快技术突破。发动机、前后桥、变速箱这些关键零部件,85%都实现了自产自研。
在金华,正在忙着“出海”的企业不在少数。另一家农机装备企业同样订单火爆,拖拉机正排队装箱,准备发往非洲和东南亚。
他们主打差异化的“小农机”能适应多种地理环境,成为企业拓展海外的主力产品。今年一季度,这家公司在东南亚、非洲的海外订单同比增长30%。目前,公司超过80%的产品面向国际市场。其中一款在越南推出的大马力冷凝柴油机一下子销售出3000多台,成为爆款主力机型。
随着中非农业合作不断推进,这家公司的“非洲订单结构”也在变化:从最初用于临时发电的柴油机,逐步向手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专业农机产品升级。而这些设备有个共同特征——体型小、效率高。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石永红:首先是我们创新能力非常强,这是我们机电产品这些年能够保持韧性和竞争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点,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形成了一个非常有竞争力的国内产业链,产业链的各环节都在不断创新,都在不断研发竞争产品,所以它整个是一个生态系统。所以这种爆款产品在很多行业都是很普遍的。系统发展到这个程度以后,那种必然的爆发。

山东淄博的一家医疗器械企业,面对美国新一轮高关税,出口美国的制药设备订单暂停。但是,美国外贸只是这家医疗企业的一小部分,他们的产品远销比利时、土耳其、日本、印尼、印度等多个国家,今年又接到了欧洲、非洲等地的不少新增订单。
一批来自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客户,纷纷赶到企业考察产品下订单。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屈靖:在这个领域里头我们觉得也是机遇,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是国产替代最好的机会。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石永红:我们测算了一下豁免的金额涉及到中国对美出口的近1000亿美元。我们机电产品去年对美国出口是3000亿美元,也就是 1/3,美国不得不豁免。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产业在美国基本上是没有生产的,基本上70%到80%的产能都是在中国。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石永红:2024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手机数占比占到了82.1%;前些年90%以上的笔记本电脑都是来自于中国,这两年略有下降,也有还有73%,它如果不豁免去征 100% 多的关税,在美国市场这两个产品将会陷入短缺状态。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 石永红:因为这些产业链的生成它是要依托一个超大的市场来支撑的,但其他国家没有这个市场的支撑,它只有在当地有劳动力和其他成本的优势,但是它没有完整的产业体系支撑,这个产业体系是中国建国以来逐渐形成。在联合国所有的工业类别里头,中国是产业最全的一个国家,其他国家没有这套产业体系,而且它产业体系的韧性、竞争力和创新的能力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所以我们并不担心我们的产业链会空心化。
美国加征关税让一些企业不得不将产品在国内进行销售,一些电商平台推出的“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为更多外贸企业提供快速入驻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