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News & Information

央行“踩刹车”!离岸人民币汇率连破五道关

来源: 外市场 时间:2023-07-21 分享:


7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决定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上调至1.5。


央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后,7月20日早盘,在岸人民币直线走强,一度逼近7.16关口,最高触及7.1620,较前日收盘价最大回升逾600点。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同样强势升值,接连升破7.23、7.22、7.21、7.20、7.19五道关口,日内最多上涨逾500点。


时隔9个月再次上调


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是调节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的重要工具。


本次调整,是自2022年10月25日央行、外汇局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后,时隔近9个月再度调整该参数。


据证券时报报道,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可以在境外融资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的大小。


专家普遍指出,上调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可以提升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上限,鼓励市场主体跨境融资。



据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从历史看,监管层自2020年12月、2021年1月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25至1,当时人民币汇率处在升值区间。


而在2022年10月,监管层转为上调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由1至1.25,当时人民币汇率恰处在贬值区间。


当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处在7.2附近,本次调整体现了监管层合理引导市场汇率预期的意图。


历次调整的意图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年全国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实施以来,央行在7年内至少调整了4次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主要集中在2020-2022年,但具体调整口径不同。


2019年至2020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一路下行,汇率在6.9-7.1区间内震荡,贬值压力较大,于是,央行于2020年3月11日首次将该参数从1上调至1.25。


2020年底,国内经济和出口的强劲反弹,人民币汇率快速升值,为缓解升值压力,央行于2020年12月11日、2021年1月7日先后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从1.25下调回1。



随后,国内出口持续强劲,汇率升值趋势未出现明显缓解,人民币汇率从2021年年初的6.45进一步升值到年末的6.35附近。


于是,央行在2022年10月25日又一次将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整参数从1上调至1.25。


自今年年初以来,稳定汇率信号措施继续增加。包括降低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提前遏制人民币单边快速下跌预期,提高长期外汇销售业务外汇风险准备金率,防止人民币过度贬值。


人民币汇率后续走势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越高,意味着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跨境融资的上限越高。


这既有利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也会直接增加境内美元流动性,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


谈及后续人民币汇率走势,王青指出,以6月降息落地为标志,一批稳增长政策正在出台,三季度宏观经济复苏动能有望转强。由此,从基本面走势上看,下半年人民币贬值压力可控。



另外,下半年美联储将停止加息,美元指数易降难升。由此后期人民币汇率存在由弱转强潜力,年底前有望再度进入7.0以下区间。


此前,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从长期看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从短期看是测不准的。

长短期综合起来看,我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汇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可能升,也可能贬。但是往上、往下,都不会偏到哪里去。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