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企承压百亿费用!美国港口高额收费14日生效
美国港口费政策细则:复杂且严苛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发布的费用细则极为详尽且严苛。依据美国《联邦公报》于2025年4月17日发布的《关于中国在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主导地位的301条款调查行动与拟议行动通知》,以及6月12日公布的修改内容,收费标准复杂多样。
对于抵达美国港口的中国实体拥有或运营的船舶,自10月14日起,将按每净吨50美元收取费用。若船舶为中国建造,则按每净吨18美元或每卸载集装箱120美元收取费用,取两者中的较高者。而对于汽车运输船或滚装船,同样自10月14日起,按每净吨14美元收取费用。
不仅如此,缴费责任完全落在船舶运营方身上。运营方必须在船舶从美国关境以外首次进入美国港口或地点前缴纳相关费用,否则船舶可能会被拒绝装卸作业或者暂缓放行。官方强烈建议相关责任方在船舶到港之前至少三个工作日启动缴费程序,且所有费用必须通过美国财政部官方安全支付平台Pay.gov完成,不得在入境港口缴纳。Pay.gov会根据在《301条款费用支付表格》上的选择自动计算费用,并将支付确认信息传送给船舶入港与放行系统(VECS)。若VECS无法匹配支付与抵港船舶信息,申报人或船舶运营方需使用Pay.gov发出的支付确认邮件作为缴费凭证。这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和严格的规定,无疑增加了中国航运企业的操作难度和成本。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起的301调查,最终决定实施这一收费政策,给全球航运业带来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据Alphliner分析,如果前十大主要集运公司维持现有的美国航线部署,到2026年可能会面临高达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27.83亿元)的额外费用。
在这场风暴中,中远海运集团成为受影响最为严重的航运公司。按照Alphaliner的计算,中远海运美国线每TEU需要支付2121美元(约合人民币1.51万元)的港口费用,相比之下马士基美国线每TEU所需费用仅26美元。假设明年船队部署不变,中远海运集团面临的港口费用高达15.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8.93亿元),占前十大集运公司估算32亿美元总成本的一半以上。
除了中远海运,以星航运(ZIM)、日本海洋网联船务(ONE)以及法国达飞海运也受到较大影响,预计费用分别为5.1亿、3.63亿、3.35亿美元,原因是这三家公司“租赁了大量中国船东的船舶”。而双子星(Gemini)联盟的马士基受到的影响相对有限,预计费用仅为1750万美元,赫伯罗特因使用中国船东拥有的船舶,预计费用约为1.05亿美元。长荣海运和韩国HMM则因船队构成原因可以完全避免USTR费用。全球最大独立集装箱船船东Seaspan,其租赁船队中有54艘船约62万TEU部署美国航线,可能会为各租船方带来13.1亿美元的费用,为此Seaspan据称正在将总部从中国香港迁往新加坡,同时更换船旗以规避费用。
东方海外也发表声明,称尽管政策会对运营成本造成影响,但对美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坚定不移。数十年来,东方海外持续支持美国进出口贸易,提供优质物流解决方案。未来将继续秉持诚信经营理念,专注提升航线准班率,强化安全保障,优化产品与服务,确保费率及附加费用公平透明,深耕美国市场。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