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暴跌!“全球最大危机之一”!经济被玩崩
2023年3月14日,黎巴嫩本币黎镑对美元平行市场(黑市)汇率跌破100000。
短短一句话折射出这个国家三年多来的整体变化。
金融系统崩溃、贝鲁特港大爆炸、游行、罢工、黎镑快速贬值、物价飙升、停电等关键词逐渐成为黎巴嫩在国际新闻里的代名词。曾经繁华富庶的“中东小巴黎”快速演变为如今的模样,而一切都要从汇率开始说起。
1997年,黎巴嫩政府采取黎镑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黎镑对美元的官方汇率维持在1507.5:1。
2019年秋天,黎金融系统崩溃引发经济危机,最终演变为该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危机。作为危机的一大表象,黎镑的黑市汇率如刹车失灵一般,一路狂飙。
2023年2月1日,黎巴嫩央行将黎镑对美元官方固定汇率从1507.5一次性调整为15000,然而15000距离黑市汇率的64000仍相去甚远。
一个月后的3月1日,黎镑对美元黑市汇率跌破90000。黎央行随即出手干预汇市,黎镑汇率短暂回升至80000。
这不是央行第一次出手干预汇市,但政府采取的所有措施均未能阻止黎镑下跌的势头,因为黎巴嫩各行各业对黎镑都已失去信心。黎镑最终在3月14日跌破颇具象征意义的100000。
从1507.5到100000,黎镑在短短三年内的跌幅超过98%。2019年秋天之前,黎巴嫩面额最大的纸钞10万黎镑可以兑换66美元,如今,不到1美元。
★ 恶性通胀飙升,经济被玩崩 ★
由于对黎镑汇率飙升,美元在黎巴嫩大行其道,包括有线电视、能源等行业的供应商只接受美元。收入构成中只有黎镑的家庭生活难以为继,部分居民只能靠亲友从国外汇回的美元救济。据统计,2022年黎巴嫩侨汇超过60亿美元。
黎巴嫩大约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曾被称为中东的“小瑞士”、“小巴黎”,是整个中东地区的经济商贸、旅游交通的重要枢纽。其经济属于外向型,对外依赖非常严重,且金融业占比高,制造业、农业等产品都依赖国外进口。因此,汇率的暴力贬值,直接带崩了该国经济。
★ 美元反弹,新兴市场货币贬值潮未完 ★
这可能只是开始。随着至少有20多个国家在IMF面前排队等待资金救助,外汇交易员准备迎接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的新一轮货币贬值浪潮。阿根廷、孟加拉国和尼日利亚可能会是接下来货币严重贬值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