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市场
-
欧盟:达成“碳关税”从2026年正式起征
12月18日,欧洲议会和欧盟各国政府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改革方案达成了协议,并进一步披露了碳关税法案相关细节,确定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又称“碳关税”)将从2026年正式起征。ETS限制了大约1万家工厂和发电厂的排放量,允许那些有多余信用的工厂,通过在市场上出售二氧化碳许可来盈利。为了与欧盟2030年的气候目标保持一致,该方案正在扩展到更多的经济部门,承诺在2050年最终降至0之前将净排放量减少55%。
来源:第一财经 2022-12-20 -
韩国:明年将大力推动出口和投资
韩国企划财政部表示,明年韩政府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出口和投资上。政府将以出口为中心,争取在当前形势下给投资企业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将按照半导体、充电电池、造船、核电站、国防、海外建设、中小企业、风险投资、旅游、文化内容、数字、生物、宇宙等类别制定有针对性的出口支援政策。此外,关于刺激内需及消费领域,明年政策支持力度将有所下降。
来源:商务部网站 2022-12-20 -
韩国:明年经济收缩或比预期严重
在较弱的出口预期影响下,韩国央行已将该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从之前的2.1%下调至1.7%。韩国财政部部长秋庆镐12月19日表示,受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再加上智能手机、芯片及汽车出口下滑明显,韩国明年的经济增长预计将放缓。上半年受到的影响将最为严重,经济放缓的速度可能比预期要快。
来源:华尔街见闻 2022-12-20 -
美国再次延长352项中国商品进口关税豁免
当地时间12月16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发布声明,宣布将原定于2022年底(12月31日)到期的适用于352项中国产品的关税豁免期限延长九个月,至2023年9月30日,将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USTR声明根据声明,这些中国商品主要为工业零组件和消费商品,包括泵、压缩机、空气净化和净水器、阀门和各种电机等,以及箱包、枕头、单车、吸尘器、海鲜等消费品。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的相关声明链接如下:
来源:搜航网 2022-12-20 -
法国:2023年法国经济增长放缓至0.3%
法国央行预计,2023年经济增速将放缓至0.3%,远低于财政部写入预算的1%。法央行表示,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显示出良好的弹性之后,经济活动将经历两个不同的阶段:从今年冬天开始大幅放缓,随后通胀紧张局势缓解,2024年和2025年经济增长将逐步复苏。法国央行表示,其预测存在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尤其是欧洲天然气供应的不确定性。报告称,2023年的最终结果可能在收缩0.3%和扩张0.8%之间。
来源:海外网 2022-12-20 -
斯洛伐克:2022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略快于预期
根据斯洛伐克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第三季度斯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0.4%,增速略快于预期。三季度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出口,今年首次增长率达到8.8%,但之前一直保持增长的国内需求今年首次出现停滞。汽车工业表现强劲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批发和零售、运输和建筑业也表现不错,但金融和保险业增加值大幅下降,抑制了GDP增速。
来源:中国驻斯洛伐克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 2022-12-19 -
日本:经济明年或陷入衰退
日本财务省近日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日元大幅贬值叠加进口能源价格高企,日本贸易收支严重恶化,10月经常项目逆差额为641亿日元,是今年1月以来首次出现经常项目逆差。日本已经连续15个月出现贸易逆差,10月贸易逆差达2.16万亿日元,创下1979年有可比统计以来新高。市场研究机构凯投宏观高级日本经济学家蒂莱恩特表示:“日本经济将在明年某个时候进入衰退。经济衰退主要是由出口下降等因素导致的。”
来源:经济参考报 2022-12-19 -
欧盟:同意设立全球首个碳关税
据法国《回声报》网站报道,当地时间12月13日早上,欧盟的立法者们达成共识,同意设立世界上首个碳关税,这是欧盟应对气候变暖的标志性工具之一。具体来说,进口商必须购买排放证书,其价格基于在欧盟境内生产这些商品时所需支付的碳价来制定。虽然这项机制将从2026年或者2027年开始生效,但进口商必须从2023年10月起申报其收到的货品当中所包含的碳排放量。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2-12-19 -
乌兹电动新能源车市场开发时机成熟建议就双边产业合作发布政策指引
近日,乌兹别克斯坦驻华官员向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表示:中乌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开局良好,同时提出:根据乌兹电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规划,目前合作的中国车企在乌市场策略和该国市场需求之间尚不能完全匹配等问题,建议政府关注并指导相关行业企业,根据乌方实际需求,推动中乌电动新能源车业界合作进入深入、务实的快车道。
来源: 2022-12-19 -
韩国对我国月度出口额连降6个月再创年度新低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12月1日数据显示,11月份,韩国对中国出口同比下降25.5%至114亿美元,连续第6个月同比下降,并再创近12个月新低。该机构表示,当月出口下降主要受全球经济低迷、俄乌冲突、主要国家加息紧缩措施等不利外部条件影响,并认为当前出口增长放缓是严重依赖制造业和能源进口国家的共性。
来源: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