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讯

News & Information

经贸头条

  • 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升至49.2%

    北京1月31日电,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1月31日发布数据,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2%,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生产指数扩张加快。

    来源:新华社 2024-01-31
  • 美国,要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

    近日,《华盛顿邮报》报道,参与竞选的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已私下里与顾问人员讨论了对所有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的可能性。破坏性是前所未见的报道称特朗普对赢得共和党提名越来越有信心。如果当选,第二任期重点是强化自己在第一任期推行的政策,如严厉打击移民、企业减税以及对美国的贸易伙伴征收破坏性的新关税。其将推动立法,让美国自动对所有国家征收"对等"关税。特朗普承诺取消中国作为贸易“最惠国”的地位。

    来源:环球慧思外贸资讯 2024-01-31
  • 外贸人如何“拿捏”外贸新风潮?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贸易规则的重构,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外贸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外贸人需要不断更新自身技能,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本文将深入分析外贸人经常面对的营销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成长建议,以期助力外贸人更好地应对新时代的挑战。经验至上,缺乏体系化客户管理有些外贸从业者仅仅依赖个人经验来管理客户,仅凭直觉进行决策。他们可能认为自己的经验足以应对各种贸易情况,

    来源: 环球慧思外贸资讯 2024-01-31
  • 阿根廷全国大罢工!所有港口瘫痪,客户付款“老大难”

    近日,阿根廷的各大工会、左翼组织和民间经济组织举行历时12小时的全国大罢工,反对该国总统米莱就任后颁布的各项新政。将影响所有港口运营!另根据阿根廷地方海事部门NABSA称,阿根廷大罢工影响到所有港口的运营。这是阿根廷2019年5月以来首次全国大罢工。组织方称,全国共有50万人参加抗议活动,其中有10万警察系统人员和4万政府工作人员。

    来源:进出口经理人 2024-01-31
  • 巴黎发生大规模罢工抗议!外贸、货代小心了

    近日,大批对生产境遇不满的法国农民向政府抗议。抗议的农民声称要无限期“围困”巴黎。此外,欧洲多国爆发罢工抗议,交通运输或受严重影响,出货注意。REMIND!!!无限期围困巴黎!29日的抗议由法国全国农业经营者工会联合会、“青年农民”两个组织发起。响应行动的农民在进出巴黎的高速公路网上设置了8个“堵点”。

    来源:外市场 2024-01-31
  • 澳大利亚对涉华焊缝管发起“双反”豁免调查

    2024年1月25日,澳大利亚反倾销委员会发布第2024/004号公告称,应澳大利亚国内企业Schiavello Manufacturing Pty Ltd提交的申请,对进口自中国大陆、韩国、马来西亚以及台湾地区的焊缝管(Certain Hollow Structural Sections)发起反倾销豁免调查,同时对中国大陆的焊缝管发起反补贴豁免调查。调查的豁免产品如下: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 2024-01-31
  • 南非能源部发布新版综合资源计划

    据南非商业科技网站1月5日报道,南非矿产资源和能源部发布2023年综合资源计划(IRP),IRP设想到2050年建设超过100吉瓦新发电能力,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和煤炭发电。另外,IRP对2030年南非新增电量作出设想,计划风能新增4468兆瓦电力,太阳能新增3715兆瓦电力,天然气新增7220兆瓦电力,电池存储提供额外4103兆瓦电力。

    来源:商务部网站 2024-01-31
  • 新加坡去年吸引外资95亿美元,较2022年减少近一半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吸引了127亿新元(约合95亿美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承诺,较2022年创纪录的225亿新元减少近一半。

    来源:新浪财经 2024-01-31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055,上调42点

    1月30日,人民币(7.1778, -0.0032, -0.04%)中间价报7.1055,上调42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1097。美民主党参议员敦促美联储赶快降息以伊丽莎白·沃伦为首的几名美国民主党参议员近日致函美联储,敦促官员们尽快开始降息,以帮助解决住房成本问题。沃伦和民主党参议员约翰·希肯卢珀、杰基·罗森和谢尔登·怀特豪斯在信中写道,高利率加剧了美国人民在住房获取和负担能力方面的危机,我们敦促你方考虑美联储的利率决定

    来源:新浪财经 2024-01-30
  • 2024年,人民币汇率将升至7.05

    “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点在于:稳住房地产,防止外需下滑,经济政策需持续发力。”1月23日,在高盛2024全球宏观论坛媒体交流会上,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表示。在她看来,在宏观经济“三驾马车”中,投资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最主要因素,背后需要中央财政发力,用以支持电网、救灾等“新基建”发展。

    来源:财经杂志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