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头条
-
日本:1月贸易逆差创历史记录
日本财务省2月16日报告称,1月份日本的贸易逆差从去年12月的1.45万亿日元跃升至3.5万亿日元(合261亿美元),这是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可比数据中首次突破3万亿日元。出口增长大幅放缓至3.5%,其中芯片制造设备是最大的拖累因素之一,这表明全球科技行业需求疲软。受汽车、汽车零部件和芯片机械的拖累,对中国出口额下降17.1%,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增速分别下降至10.2%和9.5%。
来源:智通财经 2023-02-17 -
菲律宾:加息50个基点至6%
菲律宾央行2月16日宣布加息50个基点,以遏制14年来最高的通胀。菲律宾央行表示,将把基准隔夜拆借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6.00%,并将相应的贷款利率上调50个基点,至6.50%,自2月17日开始生效。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菲律宾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7%,为2008年11月以来的最快涨幅。
来源:新华财经 2023-02-17 -
预警!芬兰码头工人及卡车司机大罢工,所有港口运营中断
由于合同谈判破裂,芬兰主要港口的工人及卡车司机已于当地时间2月15日上午6点开始罢工。此次罢工影响了该国所有港口和码头,预计将使芬兰的对外贸易陷入瘫痪,并给已经受到俄乌冲突影响的芬兰经济增加进一步压力。芬兰运输工人工会(AKT)负责装卸行业的Juha Anttila表示在,罢工将无限期地进行下去,直到达成协议。芬兰超过95%的码头工人都是该工会成员。而在码头工人开始罢工的几个小时前,负责运输货物和石油产品的卡车司机也开
来源:搜航网 2023-02-17 -
开局疲软+劳工谈判悬而未决,美西大港面临更多挑战
根据长滩港公布的港口数据,该港口2023年1月的集装箱吞吐量为57.4万TEU,其中,进口量同比下降32.3%至26.3万TEU,出口量同比下降14.2%至10.6万TEU,空箱量同比下降29%至20.5万TEU。这是该港口连续第三个月单月吞吐量低于60万TEU。这种下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消费者支出疲软、通货膨胀导致的价格上涨以及贸易航线的改变等。另外,西海岸码头工人和港口运营商之间的新劳资协议谈判已进入第十个月,但由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而
来源:搜航网 2023-02-17 -
SCFI跌破千点大关!班轮航运业开始价格战
因持续受到货量低迷的冲击,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最新数据已跌破千点信心关卡,再度回到2019年疫情爆发前的水平。欧美主要航线运价持续下探,美东、美西线跌幅均超5%,欧洲线续跌逾3%。据上海航交所发布的SCFI最新数据,综合运价指数为995.16点,较上期下跌1.2%。其中,上海至欧洲市场运价为925美元/TEU,周跌3.7%;至美西市场运价为1293美元/TEU,周跌5.1%;至美东运价为2553美元/FEU,周跌5.7%;至地中海运价为1724美元
来源:搜航网 2023-02-17 -
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十次排除延期清单公布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八次排除延期清单的公告》(税委会公告2022年第7号),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八次排除延期清单将于2023年2月15日到期。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按程序决定,对相关商品延长排除期限。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自2023年2月16日至2023年9月15日,对附件所列商品,继续不加征我为反制美301措施所加征的关税。附件:对美加征关税商品第十次排除延期清单http://gss.mof.gov.cn/gzdt/zhengcefa
来源:财政部网站 2023-02-17 -
孟加拉国吉大港1月货运量下降明显
日前,据孟加拉国吉大港公布的数据,2023年1月,仅进口处理量就同比下降33%至87,984标准箱,而吉大港的总箱量下降25%至197,782标准箱。与去年1月相比,该港口的整体业绩大幅下降。
来源:外土司资讯 2023-02-15 -
埃及1月份总体通胀率飙升至25.8%
日前,埃及统计机构CAPMAS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埃及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5.8%,高于预期,为五年多来的最快涨幅,高于去年12月的21.3%。1月份的通货膨胀率是自2017年1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来源:外土司资讯 2023-02-15 -
印度通胀加剧,1月份CPI重回“6时代”
近日,据印度统计部数据显示,该国2023年1月份CPI同比上涨6.52%,前值为5.72%,为三个月来首次突破印度央行的通胀目标上限。该数据也证实了货币当局的担忧,即价格压力持续存在,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来源:外土司资讯 2023-02-15 -
中国机电外贸稳量提质动力足
2022年,中国机电产品外贸顶住多重压力,出口规模创年度新高,新兴产业表现亮眼,行业外贸量稳质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预计,虽然2023年全球经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机电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趋势没有改变,新兴行业的增长动能将继续释放,机电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的信心将更加坚定,对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的创新也将加快。新型产业出口成绩亮眼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中国机电
来源:国际商报 2023-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