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宏观
-
新一轮“缺箱”潮来袭?亚洲供应链面临巨大挑战!
随着红海危机发酵,全球贸易受到冲击。德国研究机构表示,红海航运中断导致世界贸易额在12月份下降1.3%。与此同时,亚洲供应链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最新动态揭示,亚洲可能将面临集装箱短缺的问题,这无疑给本已复杂的局势火上浇油。红海航道中断后船公司纷纷绕行南非好望角,船期被延长、船舶频繁延误以及空箱流转受限成为突出问题。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在中国发生,承运商限制向VIP客户发放空箱,或限制现货订舱。而航运巨头
来源:浙江外贸群 2024-01-16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050,上调37点
1月12日,人民币(7.1620, -0.0050, -0.07%)中间价报7.1050,上调37点,上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1087。
来源:新浪财经 2024-01-12 -
航运巨头马士基:红海复航短期无望 全球经济或受打击
马士基最新认为,想要重新开放红海航道这条关键贸易线路可能需要数月时间。这家航运巨头警告,这可能会给全球经济、企业和消费者带来增长和通胀的打击。
来源:财联社 2024-01-12 -
安理会通过有关红海局势的决议草案 要求胡塞武装停止对商船的袭击
当地时间1月10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在经过磋商后,就一份美国和日本联合起草的关于红海局势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 表决中,赞成11票、弃权4票,赞成票占多数,决议通过。
来源:央视 2024-01-12 -
美元下行之路仍坎坷 人民币再度逼近7.2关口
2024年初,全球风险情绪下降,美元指数反弹,再度突破102关口,人民币对美元逐渐逼近7.2。截至1月10日20:34,美元兑人民币报7.1689,美元兑离岸人民币报7.1810,美元指数报价102.43。某外资行外汇交易员对记者表示,美元开始反扑,美国经济的韧性也令市场感到对美联储降息的押注太极端了,中美利差从2023年12月的最低1.3%左右再度扩大至1.5%。尽管此前的一波大涨行情已经瓦解了不少积累的人民币空头,但在中美利差走阔的背景下,
来源:第一财经 2024-01-11 -
商务部开年部署八项重点工作,扩大消费仍列首位
2023年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大幕拉开,大消费行业板块喜报频传。截至1月9日晚9点,87家披露了业绩预告的A股公司中,实现正向增长的57家密布着消费电子、食品饮料、汽车等消费行业的身影。 而2024年,消费仍是政策主要发力点。 近日召开的全国商务工作会议在研究部署2024年商务工作时,将“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完善市场和流通体系”列在了八项重点工作的首位。
来源:华夏时报 2024-01-11 -
2023年中国经贸类展会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中国贸促会10日发布的《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3年中国共举办经贸类展会3923场,较2022年增长117.1%,较2019年增长10.6%;办展总面积1.41亿平方米,较2022年增长153.3%,较2019年增长8.25%。经贸类展会数量和展出面积超越疫情前水平,展览业呈现全面恢复态势。 这份报告是在江西南昌举行的第十九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发布的。
来源:新华网 2024-01-11 -
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质量和水平 ,央行多管齐下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
随着中国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如何扩大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正受到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更加注重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质量和水平,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更好满足经营主体交易结算、投融资、风险管理等市场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经营主体在贸易投资领域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和国际收付的需求正在上升。数据显示,去年前1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024-01-10 -
美媒披露:美议员又盯上中国成熟制程芯片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月8日报道,美国众议院一个委员会的两党领导人认为,中国在制造成熟制程芯片方面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拜登政府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行动来遏制中国的主导地位。这些芯片对美国多个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据《华尔街日报》见到的一封信说,上述议员呼吁采取一些新措施,包括加征关税,以避免在成熟制程芯片上过度依赖中国。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威斯康星州共和党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
来源:参考消息网 2024-01-10 -
稳订单拓市场布新局 外贸向好态势持续巩固
2024年开年,外贸企业积极抢订单、拓市场,努力抓住新机遇。面对外贸发展的困难与挑战,多部门也将推出新政策,着力培育新动能。受访专家认为,依托新动能、新市场、新政策,进出口有望巩固向好势头。多方合力下,我国外贸有望在变局中开新局。 企业“拼”订单 抓住旺季新机会 外贸企业正抢抓开年新订单,谋划2024年新计划。 浙江一家服装设备行业的外贸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在服装行业个性化定制的大趋势下,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