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出口稳步增长还需规避风险
当前,我国汽车出口形势一片大好,今年上半年出口量首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1~7月我国汽车出口253.3万辆,预计全年出口将超过400万辆。从产品出口到海外建厂,中国车企“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不过,在汽车出口取得亮眼成绩的同时,从全球政治和经济形势层面上看,背后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日前闭幕的泰达论坛上,多位专家提醒车企要警惕“出海”风险,包括扎堆“出海”引发的价格战风险、当地法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以及政治风险等。
从中国汽车出口目的地来看,有专家直言不讳地指出,不少车企喜欢扎堆“出海”,比如现阶段很多整车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都把目光瞄准了欧洲和泰国,这就容易引发内耗和价格战风险。事实上,大众、丰田等国际车企往往会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全球化布局。因此中国车企在“出海”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作出选择,不可盲目跟风,更不可“内斗”。在笔者看来,中国车企出口可借鉴日本的“抱团发展”模式。日本车企“出海”经营时,往往在物流、技术、供应链、售后服务以及市场信息等方面进行共享,当遇到问题时先内部消化和解决,维护本国企业共同利益,联合做大。当然,日本行业机构在这方面也起到了统筹协调的重要作用。
另外,政治及法规政策因素也不容忽视。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自不必说,给中国车企进军美国设置了重重关卡。今年8月生效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也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其对于碳足迹、电池材料回收、矿山开采等都做出了明确规定,未来无论是中国电池企业还是中国整车企业,都需要满足相应要求才能进入欧盟市场。前不久,法国政府就该国电动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发布征求意见稿,提出将电动汽车上路前整个生命周期的碳足迹纳入考量,给电动汽车打“环境分数”,超过60分及格线的才有资格享受补贴。德国今年年初生效的《供应链尽职调查法》,则要求企业履行对直接供应商和间接供应商在人权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尽职调查义务。据悉,欧盟层面的这一法规也正在制定,且会比德国更严厉。这些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中国企业的产品出口及在当地建厂,需要引起重视。
从海外建厂角度来看,车企还面临文化挑战,如何更好地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适应当地习俗,进行本土化运营,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重大考验。无论是文化还是日常工作模式,不同国家之间有很大差别,简单将国内管理模式照搬到海外工厂,必然会“水土不服”。而且对企业来说,把产品卖出去只是第一步,还需要让海外消费者用得放心,因此完善售后服务网点,构建相应的供应链体系,更好地服务当地消费者,树立品牌美誉度也很关键。
从技术方面来讲,中国汽车在智能化方面走得比较靠前,但这就意味着会采用大量移动通信相关技术专利。当前,车企面临的专利诉讼挑战日趋严峻。Avanci专利池成员诺基亚与戴姆勒(现梅赛德斯-奔驰)的专利诉讼之战,可以说是通信行业与汽车行业在专利领域交锋的典型案例。即便是戴姆勒与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联手,最终仍以败诉告终。欧洲市场有此先例在,一旦有通信专利许可纠纷,车企败诉的可能性会更大。为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王军雷建议车企加强对标准必要专利风险的研究并建立应急机制,重点防范在海外遭遇权利人专利诉讼及销售禁令的风险。
当然,挑战虽大,但中国汽车“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正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安铁成所言:“国际化是加快建设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扩大出口、开拓海外市场,也是汽车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建设国际级品牌的必然选择。”虽然我国汽车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在电动化、网联化领域做得有声有色。同时,国内低成本、高效率的生产体系,新能源汽车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等,也使得国内车企在“出海”方面具备一定优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预测,今年我国汽车出口极有可能超400万辆。随着汽车出口数量的增长,未来更需注重出口质量的提升。风物长宜放眼量,对于汽车出口,既要着眼当下,也要放眼未来,在坚定信心、乐观看待的同时,更要整合资源,夯实基础,规避风险,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也应积极行动起来,为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宏观环境。(张冬梅)
声明:本文所用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涉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